模具胶检测

  橡胶检测     |      2025-07-22 10:32

模具胶检测.png

模具胶(如硅橡胶模具胶、聚氨酯模具胶)在工业生产中用于复制复杂构件,其性能直接影响模具精度与使用寿命。

模具胶检测通过多维度测试,验证材料是否满足脱模性、耐温性、机械强度等应用需求,是确保模具质量的关键环节。

一、检测核心项目与目的

模具胶的功能特性决定了检测需围绕 “成型适应性” 展开,核心方向包括:

物理性能检测:评估材料能否精准复制细节并保持模具形态,如:

黏度:影响胶液流动性,黏度太低易流挂,太高则难以填充细微结构;

硬度:通过邵氏硬度计测定,硬胶适用于支撑结构,软胶适合复杂曲面脱模;

收缩率:胶液固化后体积变化率,低收缩率(如≤0.1%)是精密模具的基本要求。

力学性能检测:验证模具在反复使用中的抗疲劳能力,如:

拉伸强度与伸长率:反映胶料抵抗撕裂的能力(如硅橡胶拉伸强度通常≥4MPa);

撕裂强度:模具在脱模时易受撕扯,需确保撕裂强度达标(如≥15kN/m)。

耐环境性能检测:模拟实际使用场景下的稳定性,如:

耐温性:通过高低温循环(如 - 40℃~200℃)测试胶料是否开裂或软化;

耐化学性:浸泡于脱模剂、树脂等介质中,观察是否溶胀或硬化。

二、检测方法与流程

样品预处理:

按模具胶使用说明制备试样(如混合 A/B 组分后脱泡处理),确保检测样品与实际使用状态一致。

关键检测步骤:

黏度测试:使用旋转黏度计(如布氏黏度计),在 25℃下测定胶液流动阻力,黏度值需符合产品技术要求(如硅橡胶模具胶黏度通常在 5000-50000cP);

固化时间测定:通过凝胶时间测试仪或人工观察,记录胶液从液态到固态的转化时间,确保固化速度匹配生产节奏;

脱模性评估:制作标准样件模具,进行 30 次以上脱模循环,观察模具表面是否粘模、裂纹,评估重复使用性能。

特殊场景附加检测:

若用于食品级模具,需增加卫生安全检测(如重金属含量、FDA 迁移测试);用于真空铸造的模具胶,需检测真空环境下的气泡析出量。

三、检测标准与应用价值

行业标准依据:

硅橡胶模具胶参考 GB/T 3512(硫化橡胶热空气老化试验)、GB/T 531.1(邵氏硬度测定);聚氨酯类参考 ISO 815(压缩永久变形测试)等。

实际应用价值:

生产优化:通过收缩率数据调整模具设计补偿量,避免制品尺寸偏差;

材料选型:对比不同品牌模具胶的耐温数据,为高温工况(如金属铸造模具)选择合适材料;

故障溯源:当模具出现快速开裂时,通过力学性能检测定位是否为胶料强度不足。

四、注意事项

检测环境温湿度需严格控制(如温度 23±2℃,湿度 50±5%),避免环境波动影响胶料固化反应;

多组分模具胶需注意配比精度,混合不均匀会导致性能离散(如硬度偏差超过 ±2 邵氏度);

对于新型模具胶,建议增加长期老化测试(如 500 小时湿热老化),评估其在长期使用中的性能衰减趋势。

通过系统化的检测流程,模具胶的性能得以量化验证,为工业成型工艺的稳定性和制品精度提供保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