防渗膜检测

  高分子材料检测     |      2025-07-18 10:02

防渗膜检测.jpeg

防渗性能测试‌

‌渗透系数检测‌:通过渗透试验装置测定水压作用下的渗透系数(≤1×10⁻¹¹ cm/s),验证防水能力;

‌抗穿刺强度‌:模拟尖锐物体冲击(如碎石),测试防渗膜抗穿刺阈值(≥300N),确保工程应用安全性。

‌密闭性检测‌

‌电火花测试‌:对HDPE防渗膜施加高压电流(15-30kV),检测连接部位或膜体是否存在破损(灵敏度≥1mm);

‌真空/气压测试‌:通过负压或正压试验(如50kPa压力维持5分钟),观察膜体是否泄漏。

完整性检测(填埋场专项)‌

‌双电极法‌:适用于覆盖碎石层的库底区域,需提前湿润碎石并确保与四周绝缘,检测破损点;

‌电火花法‌:针对裸露边坡或未覆盖区域,通过感应器定位渗漏点(精度误差≤0.5m)。

二、检测流程与工具

‌分阶段实施流程‌

‌施工前检测‌:重点验证材料物理性能及渗透系数,排除出厂缺陷;

‌施工中监测‌:采用电火花法实时检测焊接接缝密闭性,修复破损点;

‌完工后验收‌:

库底区域使用双电极法扫描,边坡采用电火花法全覆盖检测;

双层防渗结构需分层检测,避免遗漏贯穿性破损。

关键设备与技术‌

‌检测仪器‌:

电火花探测仪(蓄电池供电,适用野外作业);

高频焊接密闭性检测仪(实时反馈接缝质量);

‌辅助工具‌:

红外热成像仪(分析膜体热分布均匀性);

三维形貌扫描仪(高精度定位表面缺陷)。

‌执行标准与周期‌

基础标准:GB/T 17643-2011(土工合成材料聚乙烯防渗膜);

专项规范:CJJ/T 214-2016《生活垃圾填埋场防渗土工膜渗漏破损探测技术规程》;

检测周期:施工阶段按每5000㎡分段检测,验收后每12个月开展预防性复检。

三、判定标准与优化建议

‌合格阈值‌:

电火花测试无击穿报警、渗透系数≤1×10⁻¹¹ cm/s、厚度误差≤±5%;

双电极法检测漏点密度≤1个/1000㎡,且单个破损面积≤10cm²。

改进方向‌:

若接缝密闭性不足,优化高频焊接参数(温度≥400℃,压力≥0.2MPa)或采用超声波焊接;

抗穿刺性能不达标时,增加防渗膜表面粗糙度或复合使用无纺土工布增强保护。

防渗膜检测需结合材料性能、施工工艺及场景适配性,优先选择具备CMA资质的第三方机构执行全流程检测,覆盖垃圾填埋场、水库、危废处置等重点领域。

检测报告需明确标注破损点坐标、修复方案及复检记录,确保防渗系统长效稳定运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