导地线检测

  电气类检测     |      2025-07-07 15:15

导地线检测.png

导地线检测:输电线路核心载体的全维度缺陷识别

导地线作为电力传输的核心载体,其健康状态直接影响电网安全。检测需针对导线(传输电流)与地线(防雷接地)的材质特性,结合力学、电学与环境因素开展多技术协同检测,以下为关键要点:

一、导地线典型缺陷与危害机理

导线机械损伤:

断股:钢芯铝绞线铝股断裂超总股数 10% 时,抗拉强度下降 20%(如 LGJ-400/35 导线断 8 股后,额定拉力从 100kN 降至 80kN);

磨损:档距内导线与树枝摩擦形成深度>1mm 的沟槽,铝股截面积减少 5% 时电阻增加 3%。

地线电化学腐蚀:

镀锌钢绞线锌层厚度<8μm 时(标准≥12μm),年锈蚀速率达 0.1mm;

光缆复合地线(OPGW)外层绞线断裂导致光缆受压,光纤衰耗>0.5dB/km 时通信中断。

二、外观与机械性能检测技术

无人机光学巡检:

可见光检测:搭载 2000 万像素相机(识别精度 0.5mm),捕捉导线散股(单股偏离轴线>2mm)、金具螺栓缺失(M16 螺栓头部脱落);

激光扫描:1064nm 激光束测量弧垂,300m 档距内实测值与设计值偏差>0.3m 时需调整(如设计弧垂 5m,实测 5.4m 需收紧导线)。

人工登杆触检:

用游标卡尺测量导线外径:LGJ-240/30 标准直径 21.6mm,磨损后<21mm 时需记录;

敲击法检测金具:用 250g 铜锤敲击耐张线夹,声音沉闷(正常应为清脆金属声)提示内部可能松动。

三、电气与材质缺陷诊断

红外热成像检测:

导线接头温度差>15K 时判定接触不良(如环境 25℃,接头温度 50℃为异常);

地线引流线断股导致发热,温度>70℃时(钢绞线允许长期温度≤90℃,但正常应<50℃)需立即处理。

超声波测厚仪应用:

测量导线外层铝股厚度:原始厚度 2.5mm,腐蚀后<2mm 时剩余强度不足 70%;

检测地线镀锌层:电磁感应法测锌层厚度,<10μm 时需涂覆防锈漆(标准要求≥12μm)。

四、特殊场景下的专项检测

覆冰区段检测:

激光雷达测量覆冰厚度:超过 10mm 时(设计覆冰厚度 15mm 地区),需计算导线张力增量(每 10mm 覆冰增加荷载 20%);

振动传感器监测舞动:振幅>1.5m(风速 8-12m/s 时)需加装相间间隔棒。

雷击多发区检测:

紫外成像仪捕捉地线电晕:放电光子数>5000 cps 时(正常<1000 cps),提示绝缘子雷击损伤;

导线雷击点检查:表面出现直径>3mm 的熔坑,内部钢芯可能熔断(需锯断重接)。

五、检测数据的分析与决策

缺陷分级标准:

紧急缺陷:导线断股超 15%、地线断线,2 小时内停电处理;

重大缺陷:磨损深度>2mm、接头温度>80℃,24 小时内处理;

一般缺陷:轻微锈蚀、弧垂偏差 0.1-0.3m,纳入年度检修计划。

寿命预测模型:

结合运行年限(如 15 年以上导线)、腐蚀速率(年均 0.05mm)和负载率(>80% 额定电流),预测剩余寿命:当铝股厚度降至原始值 50% 时(如从 2.5mm 到 1.25mm),建议更换区段导线。

从平原到山区的输电线路中,导地线检测如同电网的 “血管检查”,通过毫米级的缺陷识别与力学 - 电学参数的交叉验证,将潜在的断线风险消除在萌芽状态,为高压输电的可靠性构筑技术防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