EMC电磁检测

  电磁辐射检测     |      2025-07-04 10:02

电磁兼容性(EMC)检测.jpg

一、电磁兼容性(EMC)是指设备或系统在其电磁环境中正常工作,且不对该环境中任何设备产生不可接受电磁干扰的能力‌。

EMC包含两个核心方面:

‌电磁干扰(EMI)‌:设备对外发射的电磁能量强度

‌电磁抗扰度(EMS)‌:设备抵抗外部电磁干扰的能力‌

EMC检测已成为电子产品进入市场的强制性认证要求,如欧盟CE认证和中国GB系列标准‌。

通过检测可确保设备在复杂电磁环境中的稳定性和可靠性,降低信息泄露风险‌。

二、检测标准体系

1. 国际标准

‌CISPR系列‌:国际无线电干扰特别委员会标准

‌IEC 61000系列‌:国际电工委员会电磁兼容标准‌

2. 中国国家标准

‌GB/T 17626系列‌: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标准‌

‌GB/T 29244-2012‌:办公设备信息泄露防护要求‌

‌GB/T 17743-2017‌:电磁兼容性通用规范‌

三、核心检测项目

1. 电磁干扰(EMI)测试

‌辐射发射(RE)‌:测量30MHz-1GHz频段的空间辐射强度‌

‌传导发射(CE)‌:检测150kHz-30MHz频段的电源线传导干扰‌

‌谐波电流(Harmonic)‌:评估设备对电网的谐波污染‌

‌电压波动与闪烁(Flicker)‌:检测设备引起的电网电压变化‌

2. 电磁抗扰度(EMS)测试

‌静电放电抗扰度(ESD)‌:模拟8kV接触放电和15kV空气放电‌

‌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(CS)‌:频率范围150kHz-80MHz‌

‌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(EFT/B)‌:模拟5kHz重复频率的脉冲干扰‌

‌浪涌抗扰度(SURGE)‌:测试1.2/50μs电压浪涌耐受能力‌

‌电压暂降与中断(DIP)‌:评估短时供电异常的影响‌

四、检测实施流程

1. 测试准备

‌设备校准‌:确保测试仪器误差在±2dB以内‌

‌环境控制‌:在屏蔽室进行测试,温度(23±5)℃,湿度30%-60%‌

‌样品配置‌:按实际使用状态布置被测设备‌

2. 测试执行

‌预扫描测试‌:快速识别干扰频点‌

‌正式测试‌:对关键频点进行3次重复测量‌

‌极限测试‌:在标准限值基础上增加3dB裕量‌

3. 数据分析

‌时域分析‌:识别瞬态干扰特征‌

‌频域分析‌:绘制频谱图与限值线对比‌

‌调制分析‌:识别特定调制方式的干扰信号‌

五、行业应用特点

1. 信息技术设备

重点检测辐射发射(30MHz-6GHz)和静电放电抗扰度‌

典型产品:计算机、路由器、打印机等‌

2. 汽车电子

增加瞬态骚扰电源(TDV)和工频磁场抗扰度(PMS)测试‌

测试等级通常比消费电子高20dB‌

3. 医疗设备

侧重传导发射和射频场抗扰度测试‌

需满足YY 0505-2012医用电气设备EMC标准‌

EMC检测应采用"测试-整改-复测"的闭环流程,对不合格项需采取屏蔽、滤波或接地等措施进行优化‌。

随着5G和物联网技术的发展,40GHz以上频段的测试需求日益突出,建议实验室提前布局毫米波测试能力‌。